暑假好時機!6個妙招教你訓練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

孩子的「自學力」為什麼重要?

      在經歷疫情影響後,許多孩子待在家的時間變得比過往更長;身為家長,要如何培養孩子在家自主學習的能力,彌補正規學校教育的不足,變成十分重要的課題。暑假也是很適合引導孩子建立「自學力」的好時機,自學力為什麼重要?而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孩子的自學力呢?

      心理學家 Erikson 在他著名的學說「社會心理發展階段」中指出,人在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,而學齡前幼兒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出「自主能力」。「自主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;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內心有一股驅動行為的意志力,可以選擇「要做什麼、不做什麼、如何做」,當這個需求被滿足時,不只能產生幸福感,更對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     在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,就算是學校沒有教的事情,只要孩子有動力、有興趣,隨時都能上網取得豐富的線上課程、網路文章,甚至免費 YouTube 影片資源。如何正確取得資訊,並且有系統地學習,將成為未來世代的決勝關鍵能力。如果孩子能選擇對自己有益的學習資源,以正確的方式自主學習,就不會被爆炸的資訊淹沒,更能以飛快的速度學習。


圖片來源:Jason SungUnsplash

如何訓練孩子自主學習?

1. 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

      人類天生具備探索世界的慾望,而這正是所有學習的根本動機。無論是四處探索環境、用五官體驗事物、或是不斷地問父母「為什麼」,孩子展現出對萬物源源不絕的好奇心的同時,也代表我們的生活環境其實充滿學習的機會。父母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,鼓勵孩子盡情探索、體驗各種事物,讓孩子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。過多的保護會讓孩子錯過學習的機會、也會減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、讓孩子變得膽怯小心。與其禁止孩子探索,不如教他們如何避開危險,才是激勵孩子學習的最佳方式。

2. 引導孩子找到熱情所在

      父母要引導孩子找出有興趣的事物,因為一旦孩子發掘自己的熱情所在,那股學習動力是非常強大的。就算孩子短時間沒有興趣也無妨,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、發展程度都不同。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多看、多聽、多做、多問,慢慢地探索;也要尊重不同孩子的興趣,並陪伴孩子發掘不同興趣的價值所在。

3. 訓練孩子的自制力

      前面提到的「放手」不等於「放任」,要建立孩子「管理自己」的能力,才能讓孩子持續積極地自主學習。具備自制力的孩子在學業、生活、人際關係中,能控制情緒、約束言行,並堅定達成目標;在遇到挫折、打擊時,也更能持之以恆、渡過難關。父母可以讓孩子從小建立一些好習慣,在培養習慣的過程裡內化成自制力。像是維持規律的作息、建立物歸原位的習慣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,當孩子做出危險、無禮的言行時,爸媽也要適時嚴肅的提醒。


圖片來源:Alexander Dummer(Unsplash)

4.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

      「專注力」對自主學習來說非常重要。可以先以「專注 5 分鐘」為目標,給孩子看一張簡單的圖片,讓他說出對圖片的觀察;再慢慢增加時間、提高圖片的複雜度,延長孩子的專注時間。也可以規劃一個適合學習、安靜的空間,例如一張整潔的書桌,準備好書本、文具、水杯,並移除 3C 產品、玩具等會讓孩子分心的因素。

      美國精神科醫師 Dr.Colette A. Poole-Boykin 指出,適度的休息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也非常重要。在缺乏休息的狀態下,學習效果會事倍功半,也會令孩子產生抗拒心理。另外,有多項研究表明,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、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,對於學習的專注力、記憶力和情緒都有莫大幫助。家長可以安排學習空擋時的運動或自由玩樂時間,鼓勵孩子外出散步、打球、或是從事任何讓孩子感到愉快、放鬆的娛樂活動。

5. 協助孩子設定學習策略

      專門研究自主學習的美國學者 Zimmerman 和 Shunk 分析了不同年齡的學生和各種專業人員後發現,讓學生建立「學習策略」,學會設定目標、自我監控和評鑑,對自主學習來說非常關鍵。父母可以和孩子訂立一個年度學習目標、並設計每天的學習時間表、以及小的階段性目標,讓孩子在目標導向的學習中激勵、修正自己,並保持學習的動力。當孩子有了自己訂下的目標,便會專注學習,並想辦法克服過程中的阻礙。

6.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

      孩子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,才能對學習保持熱情。不建議父母讓孩子做太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,讓孩子有多一點成功的機會,從小小的成功中累積成就感。若孩子做不好某件事,不妨就當作練習,並且多給孩子重複練習與犯錯的機會。也不要跟其他孩子做比較,而是自己跟自己比,建立正確的成長型思維。在鼓勵孩子時,與其單以「結果」評斷孩子,不如鼓勵孩子「努力的過程」;也不要習慣用實體的獎勵驅動孩子學習,而是讓孩子受到內在獎勵的鼓舞,才是長久之道。

      學習是孩子終其一生都要進行的事情,一旦脫離學校,沒有老師、家長的管控,若能讓孩子以愉快的心態自主學習,對孩子來說將是受用無窮的珍貴能力。家長們可以參考本篇文章的方法,從學齡前開始培養孩子的「自學力」,讓孩子能被內心的熱情驅動,積極地持續學習!

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
現在加入魔數 LINE,馬上領取【  99乘法遊戲素材包 】
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!

 點此加入 LINE 免費領取 → 


【延伸閱讀】
〈數學感可以後天養成?孩子6歲前接觸教具是關鍵!〉
〈數學怎麼玩,你該知道的一些事!(上篇)〉
〈孩子怕數學?2個方法建立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〉